摘要: 6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受到表彰,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南關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賈向波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6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魏都區南關街道辦事處受到表彰,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南關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賈向波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今后,我們將牢記總書記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戒驕戒躁、盡職盡責,堅決把各項工作做好……”他回到單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班子成員傳達大會精神,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南關街道辦事處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為小、為老、為商”發展思路,傾心打造城市基層黨建“南關樣本”,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裝上“紅色引擎”,成為許昌市特色商業區核心區。“十三五”期間,南關街道辦事處實現財政收入翻一番目標,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南省人民滿意公務員集體示范單位等15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亮點紛呈 黨建花開別樣紅
“誰知道‘一帶一路’是什么?”“我知道,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6月27日,南關街道辦事處七一社區行署花園里,27位老人圍坐在一起,一堂別開生面的“微黨課”正在進行中。他們盡管白發蒼蒼,卻一身紅裝,熱情高漲,紛紛應答。
“在黨組織的幫助下,我們老同志成立了讀書會,每周三、周五上午在這里讀書、學習黨的方針政策,讓我們知史、愛黨、愛國。社區居民都喜歡參加這樣的活動。”87歲的宋世昌老人說。像這樣學習會、讀書會、講習所等,南關街道辦事處每個社區都有,活動已經開展了176期,成為南關街道辦事處一道獨特的風景。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據魏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申健民介紹,近年來,南關街道辦事處在我市實施的黨建“四大工程”、魏都區實施的“1369”工程引領下,重基層、打基礎、解難題、樹品牌,健全完善了縱橫結合的網絡化基層黨建體系,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不斷擴大,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基層黨建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近年來,南關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把黨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嚴格執行責任制。近兩年來,南關街道辦事處共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和班子擴大會45次,舉辦各類培訓班、宣講會、報告會60余次,將高質量黨建細化到黨支部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各項工作中,確保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決定,與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
與此同時,南關街道辦事處對轄區內無職黨員定崗位、定責任、定獎懲,創新設置10多類黨員服務崗位;培育了“365”黨員志愿服務品牌,注冊黨員志愿者500多人,服務群眾5萬多人次;涌現出“中國好人”宋改清、“燕振昌式好書記”馬靜等一批先進典型,大同社區、七一社區分別被評為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四個100”先進典型和最美志愿服務社區。
好音頻傳 發展強音憑聚力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這里營商環境好,我們在這里投資安心、辦事順心、創業舒心,我代表廣大商戶來表達謝意。”日前,許昌電子商會副會長侯電專程來到南關街道辦事處,拿出一封熱情洋溢的感謝信。信紙雖輕,卻表達了商家對街道辦事處干部的深情厚誼。在南關街道辦事處,黨工委受到居民群眾“嘉獎”屢見不鮮。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多年來,南關街道辦事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新發展理念統領經濟發展,加快發展動能轉換,提高發展質量效益,財政收入從2014年的5285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10410萬元。
外引內聯,加速轉型發展。南關街道辦事處圍繞人氣、商氣做文章,助推服務業,加快市場集群集聚發展,培植了胖東來商貿集團、思故臺商業街、七一路電子數碼特色商業街等全國知名特色商業品牌,大商新瑪特、綠洲集團等10多家企業在此落戶。
建章立制,狠抓項目建設。該街道辦事處推進服務企業“四個一百”專項行動,建立班子成員分包聯系制度、例會制度、督查通報制度和獎懲制度,科級干部分包7個重點項目和32家“四上企業”,為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保駕護航。
精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該街道辦事處探索“政府與企業間的服務、企業與企業間的合作、企業與居民間的消費、居民與政府間的創業”為商“四維”服務模式,建設特色商業區綜合服務中心,將3860家個體工商戶、1800家小微企業納入服務平臺,實現大數據管理精準服務企業,幫助1200家企業解決問題2356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牢記使命 把民生考卷寫滿幸福
“俺家門口燈泡壞了”“俺樓梯扶手松了”“俺家門口積水、下水道堵塞”……遇到這些“雞毛蒜皮”的問題,一個電話、一個信息就會有黨員志愿者或者專業人員上門服務。
“群眾期盼的,就是我們要干的。要通過黨建引領,打造幸福活力社區,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賈向波向居民群眾鄭重承諾。該街道辦事處連續3年實施民生“365”工程,把養老、醫療、教育、健身等17個方面的民生工作細化為1000多項具體事,融入社區、融入庭院,構建起一個個“15分鐘便民服務圈”“15分鐘健康服務圈”“15分鐘智慧閱讀圈”,讓居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以人為本,改造老舊小區。南關街道辦事處圍繞正在開展的“四改一增”工作,對老舊小區提檔升級,加快推進中心城區老舊庭院改造工作,治理老舊小區管理“頑疾”。他們投入315萬余元,對蓮禮苑等11個老舊小區實施了面貌改觀、房屋修繕、設施改造綜合改造項目,改出幸福家園,真正讓群眾得到實惠。
細化網格,打造前哨堡壘。該街道辦事處將轄區細化為50個網格,全員下沉任網格長,整合社會服務資源,推行“三級分類走訪”服務,制作便民服務卡,建立網格分類巡查臺賬,為群眾提供全方位服務,實現了“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辦,情在網中結”,做到了“小網格”服務“大民生”。
社會治理,智慧平臺惠民。該街道辦事處在全市率先打造了具備信息采集、實時監控、人臉識別、智能分析四大功能的社會治理信息平臺,實現了區域監管全覆蓋、突發問題秒知道、上下聯動無縫隙。自平臺投入運行以來,轄區治安環境進一步優化,居民住得安心、過得舒心。
文明之風清新拂面,民生工程碩果累累,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南關街道辦事處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在省、市、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秉承“讓人民滿意”的發展理念,勠力同心、克難奮進、乘勢而上,共同譜寫了新時代幸福南關新畫卷。
“高質量發展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歸根結底在于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南關街道辦事處堅持把黨建和民生深度融合,讓居民群眾生活得體面、富足、幸福而有尊嚴。這才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才是一個城市應該追求的價值和意義。”魏都區委書記張書杰說。
黨建有民生“溫度”,民生有黨建“底色”。在魏都區,正是一個個像南關街道辦事處為代表的黨組織和公務員隊伍,心系群眾、勤勉盡責,推動了魏都區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以‘人民滿意’為標尺,就是要心中有民,干實事、謀實效,始終把百姓冷暖放在心頭。”賈向波表示,站在新起點上,南關街道辦事處將以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譜寫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更新更美的篇章。
責任編輯: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