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工業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工業戰線緊緊圍繞建設“智造之都”宏偉目標,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推進“四個一百”專項行動,積極應對國內外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形勢呈現出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今年1—9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增速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0.4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0.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44.2%,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50%。
裝備制造業的支撐作用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隨著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我市工業結構逐步得到優化,三大主導產業結構發生變化,能源電力逐漸弱化,裝備制造業的支撐作用明顯提升,成為引領工業增長的領頭羊。
今年一季度、前二季度、前三季度,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1.6%、10.4%、14.0%,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25.5%、28.9%、30.7%。裝備制造業對全市工業增長的支撐作用逐步增強。
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主要生力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1世紀以來,企業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大大加快,市場競爭空前激烈,這就要求企業不斷開拓創新、推陳出新,增強產品競爭力,否則就有可能被社會淘汰。令人振奮的是,許昌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已經走到了全省前列。
2018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5.0%,居全省第4位,增速達到12.0%。今年一季度、前二季度、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5.0%、13.8%、14.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0.0%、42.6%、44.2%。
特別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14.2%,高出全市規模以上工業5.9個百分點,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可以說,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成為工業增長的主要生力軍。
小型企業成工業增長穩定支撐
近年來,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倒下。而小型企業具有規模體量小、產品轉型升級快、適應市場變化及時的特點,顯現出“船小好調頭”的空前優勢,再加之我市相繼出臺實施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小型企業增長勢頭表現強勁,帶動了全市工業向前快速發展。
今年一季度、前二季度、前三季度,全市小型企業增速分別為9.3%、11.0%、15.2%。特別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小型企業15.2%的增速,高出全市增速6.9個百分點,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8.4%,成為全市工業增長的穩定支撐。
部分重點行業發展迅猛
今年前三季度,受市場和政策利好因素影響,我市部分重點行業發展比較迅猛,帶動了全市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8.6%,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2.4%。
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7.0%,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2.7%。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3%,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4.6%,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4.6%。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9.0%,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4.1%。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7%,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0.1%。
醫藥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9%,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2.2%,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0.1%。
責任編輯: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