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河南時強調,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的重要支撐。
剛剛召開的市委七屆十次全會,動員全市上下凝神聚力、克難攻堅,加快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明確的首要任務就是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對許昌來講,制造業是最大的家底,是贏得未來競爭的基本盤。加快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就要放大優勢、突出特色,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堅持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兩手抓,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邁進。
提升產業鏈水平。產業鏈是聚合生產要素的“無形之手”,是產業競爭的關鍵所在。我們要適應產業發展變革趨勢,把提升產業鏈水平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圍繞推動重點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編輯能力,不斷去掉“剩”的、拉長“短”的、擴大“優”的,持續補鏈、延鏈、強鏈,更好地形成產業聚合效應。
培育競爭新優勢。今年以來,我市扭住九大重點新興產業,謀劃實施了一批重大項目,帶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要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就要繼續聚焦新興產業發展,著力培育智能電力裝備、再生金屬及制品、高純硅材料、5G等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突出智能制造,推動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打造“隱形冠軍”。在細分領域中占據行業領先地位的“隱形冠軍”,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建設“智造之都”,需要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優”中小企業,讓更多“隱形冠軍”發揮生力軍作用,為“許昌智造”注入新的活力。
強化創新驅動。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大力發展創新聯盟、技術中介等新型創新組織,強化創新型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推動形成企業主導、產學研用一體發展的創新體系。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抓好“許昌英才計劃”2.0版政策的宣傳落實,大力引進高水平科研院所,引進和培育科技領軍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營造良好人才生態,讓創新的活力充分迸發。
深化“兩業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特別是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邊界越來越模糊。要加快完善“兩業融合”的產業生態系統,以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提高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匹配程度。同時,要支持研發設計、知識產權、創業孵化、科技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培育覆蓋全周期、全要素的服務產業鏈,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征穩馭舟。全市上下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找準方位精準發力,緊盯目標久久為功,堅定不移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讓“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的“脊梁”更加堅挺。
責任編輯: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