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發展快不快,全靠龍頭帶。”
“發展快不快,全靠龍頭帶?!?/p>
作為鄭州大都市區的一員,加快推進鄭許一體化發展,不僅是我們服務全省大局的責任擔當,而且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戰略,必須認真落實《鄭許一體化發展規劃》,在推動“六大對接”上持續發力,在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中發揮“龍頭”作用。
要深入對接核心區。既然要推進一體化,就要瞄準最關鍵的地方、對接最核心的區域。近年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鄭州航空港區)發展日新月異,已成為河南省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和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鄭州市提出“南動”戰略,將依托鄭州航空港區,圍繞“樞紐+口岸+物流+制造”,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經濟引領區、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高地。我們要把對接鄭州航空港區作為主攻方向,不管是交通網絡,還是產業布局,都要聚焦航空港區,積極承接產業輻射和溢出。尤其要把鄭許市域鐵路建設作為先導工程、龍頭工程,抓好11個站點周邊及沿線產業布局,依托港區的強大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加快自身發展。
要堅持強化支撐點。擁有堅實的產業支撐是鄭許一體化與其他一體化的最大不同,但強化產業支撐不能停留在制造業的大概念上,必須細分產業方向,形成各展所長的分工協作關系,避免同質化競爭。各地要在鄭許一體化發展的大格局上優化產業布局,放棄自己并不占優勢的產業,把主要精力放在固底板、拉長板上,著力發揮優勢,實現錯位發展。要以許港產業帶為重點,抓好5G智慧信息產業園、中德(許昌)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申建綜合保稅區、B型物流保稅中心等開放平臺,不斷強化特色產業優勢和綜合競爭優勢,加快建設鄭州大都市區先進制造業中心、區域物流中心和臨空產業基地。
要持續增強吸引力。一體化不可避免地會改變資源配置的流向與格局。近年來,我們通過水生態文明建設和大規模國土綠化,厚植了生態優勢;加之“川”字形高鐵的建成通車和市域鐵路的加快推進,使許昌動中取靜、集疏相宜。要立足生態功能區定位,著力推進鄭許一體化生態廊道綠化、百萬畝平原林海提升等生態項目建設,打造獨具魅力的鄭州大都市區“南花園”,進一步擦亮名片,增強對要素資源特別是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把現有資源牢牢地吸附在本地,把外部資源更多地吸引到許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鄭許一體化不是市域鐵路沿線的一體化,而是許昌全域與鄭州的鄭許一體化,各地要立足優勢,找準定位,圍繞“六大對接”做足文章,主動融入一體化發展大局,形成全域協同、立體推進、競相發力的良好態勢。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碑斍?,我們要按照市委七屆十次全會的部署,抓住鄭州大都市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以更大的氣魄和擔當、更實的作風和舉措,攻堅克難、奮勇爭先,舞起鄭許一體化發展的“龍頭”,加快建設“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奮力實現“探索路徑、打造樣板、走在前列”的發展目標!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