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靳瑩瑩 武書鋒)5月6日,記者走進許昌市建安區將官池鎮王店村產業扶貧基地,大葉女貞、南天竹枝繁葉茂;一株株金邊黃楊、金森女貞苗木郁郁蔥蔥;一壟壟西瓜苗迎著初夏的暖風茁壯成長;大棚內,綠油油的甜瓜藤曼上,拇指大小的甜瓜頂著鵝黃的花兒,宛如顆顆嫩綠的糖豆,煞是喜人。
“目前,基地種植了5棚綠化苗木,5棚綠寶甜瓜。”建安區檔案局駐王店村第一書記韓念龍告訴記者。
王店村產業扶貧基地建于2017年9月,有10座標準化溫室大棚,占地19.11畝, 2018年10月,引進綠韻花木種植場,采取“村集體經濟組織+社會合作”模式運營。去年,基地凈利潤6萬多元,帶動13戶貧困戶每戶年分紅2000元左右,為16戶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拓寬了增收渠道。
“去年種植蜜瓜時,我在大棚里除草、授粉、吊瓜蔓、摘瓜,掙了3000多元。”60多歲的王店村4組脫貧戶趙國順說,平常有10多位村民在產業基地務工,每人每天有80元收入。
“去年,我們試種了3棚蜜瓜。”韓念龍告訴記者。
2018年10月,韓念龍參加市里組織的駐村第一書記培訓,看到蘭考縣葡萄架鄉產業基地種植的蜜瓜產量高、收益好。考慮王店村有種植瓜果的傳統,土壤、氣候與蘭考縣差不多,就萌生了在王店村種植蜜瓜的想法。培訓結束后,韓念龍第一時間趕回村里,同村“兩委”商議,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種植蜜瓜。2019年3月,韓念龍帶領王店村“三委”和老黨員代表一行8人,到葡萄架鄉考察,學習蜜瓜種植關鍵技術,同當地種植能手建立微信聯系,引進了3000多棵“青花瓷”蜜瓜苗。
“沒想到一下子試種成功了。”韓念龍激動地說,經過精心管理, 2019年6月,基地的蜜瓜喜獲豐收,脆甜可口的蜜瓜吸引了河南3.14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昌市交通醫院、建安區檔案局干部職工和市區不少居民前來采摘。
“河南3.14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開了3輛車來基地采摘了近4千斤蜜瓜。”韓念龍說,通過消費扶貧和采摘,去年3棚蜜瓜收入近5萬元。
“后來我們又種植的有機花菜,賣了幾千元。”韓念龍說,受疫情影響,他們把花菜低價賣給村民,免費給貧困戶發放,照顧他們的生活需求。
今年3月,在將官池鎮扶貧辦主任、包村干部劉軍勇引薦下,王店村從省農科院引種了5棚綠寶甜瓜。
“你看這瓜蔓長勢多好,已經結瓜了。”順著韓念龍手指的方向,只見瓜蔓上結了不少嫩綠的甜瓜兒。
“這個瓜,用工少、周期短,從開花到成熟也就30天,6月1日左右能上市,比露天栽植要早半個月。”常年在基地管理大棚的王店村委委員趙明申說,“之所以今年改種這個瓜,就是為了提前上市、搶占市場。”
“瓜還沒成熟,就有銷路了。”韓念龍笑著說,“除了對接超市,河南3.14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老總前天專門打電話說還來采摘。”
棚內種植綠寶甜瓜,棚外空地上也種了近500棵“龍卷風”西瓜,棚內、外瓜苗之間又套種了從省農科院引進的優良品種“墨秀58”牛角椒,10月前后,還能再種一茬蔬菜。
“選優品種、間作套種、輪茬種植,就是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基地收益。”韓念龍表示,除了做大做強產業基地這一“甜蜜事業”,他們正引進一家食品加工廠,以廠房入股,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加集體和村民收入。
(映象網許昌新聞熱線:13703868400,投稿郵箱:xuchang@hnr.cn。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