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為一名來自農業大市、糧食主產區的代表,河南省駐馬店市市長朱是西特別關注政府報告中關于“三農”工作的內容。
河南駐馬店素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等美譽,是全國、全省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全市常年糧食產量140億斤,每年外調原糧及制成品超過80億斤。其中小麥產量占全省的1/8、全國的1/24;油料產量占全國的1/35,其中芝麻產量居全國第一;平輿、泌陽、正陽分別是全國白芝麻、香菇、花生生產第一大縣,肉、禽蛋總產量常年保持河南省第一、第二位。
朱是西說,今后工作中,我們將按照報告中的部署和要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全市上下勇扛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持續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借助糧食生產核心區優勢,加速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力保證糧食持續穩產增產。
近年來,駐馬店深入實施藏糧于地戰略,全市劃定866.8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34.9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占全市耕地面積的72%,“兩區”劃定多次受到農業農村部通報表揚。大力實施藏糧于技戰略,深入開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行動,建成基層農技推廣服務區域站89個,在農業生產關鍵時間節點,組織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服務。提升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455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6.5%,其中小麥機收率達99.9%,農業機械化水平遠遠高于全省、全國水平,為高效農業發展提供了裝備支撐。
產糧大市要變成農業強市,必須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朱是西說,駐馬店加強糧食產業鏈建設,著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農產品加工拉長農業產業鏈條,提高農業附加值,從而實現由產糧大市向農業強市的跨越,讓農業真正成為一個強市富民的產業。截至2019年年底,駐馬店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已發展到1680家,年實現總產值1800多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駐馬店第一大支柱產業。通過“糧頭食尾”“農頭工尾”,以加工業帶動農業“接二連三”,不斷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走出了一條以“農”定“工”、以“工”促“農”、工農互動和諧發展的新路子。
朱是西說,駐馬店下一步將著手于全市農產品加工產業的提檔升級,打造一批中國食品加工業龍頭型企業,塑造一批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農產品加工品牌,讓農產品邁出國門,走向世界,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實現“買全球、賣全球”的發展模式。(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勝昔)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