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欒姍)就業創業的關鍵在于盤活資源,激發活力,返鄉入鄉大有可為。7月9日,省發展改革委等24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21條舉措打造公平、高效、透明、開放的營商環境,為農民工、大學生和工商企業返鄉入鄉創業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在國家“引雁回巢”政策感召下,外出務工大省河南也出現農民工返鄉潮、創業潮。據相關部門統計,2019年全國各類返鄉下鄉人員超過850萬人,返鄉農民工占比超過50%,超過10%的農民工選擇了創業,其中河南各類返鄉下鄉人員149.79萬人,約占全國的17.6%。特別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加大對返鄉入鄉創業的支持力度,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河南共有21個縣(市、區)入選結合新型城鎮化開展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地區。
對獲評國家級或省級返鄉創業示范園區的,由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資金100萬元或50萬元;對入駐縣(市、區)返鄉入鄉創業園區的返鄉入鄉創業企業,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場地租賃費,由各縣(市、區)按當月實際發生費用的50%給予補貼,年補貼最高限額2萬元,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放寬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將當年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占現有職工比例下調為15%,其中在職職工超過100人的下調為8%;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對流轉土地60畝以上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返鄉經營主體給予獎補……《實施方案》出臺財稅政策扶持、金融服務創新、創業用地保障等一系列有含金量的舉措,鼓勵各方能人、資本返鄉入鄉,從而讓產業在鄉村落地,讓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面對復雜嚴峻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多渠道促進就業創業刻不容緩。省發展改革委主任何雄說,一方面要幫助農民外出返崗就業,穩住就業“存量”;另一方面,要挖掘本地潛力,通過創業開發就業“增量”,方便農民就近上崗,并為大學生、工商企業提供新的創業舞臺,這正是鼓勵返鄉入鄉創業的著眼點。
支持“創客”返鄉入鄉造“飯碗”,既要扶資,更要扶智。《實施方案》指出,引導科研機構、科教園區和普通本科高校、職業院校等各級各類學校,開設返鄉入鄉創業特色產業相關專業和專業培訓班、實訓實操班等,支持采取合作訂單、定崗定向等方式培養專業技術技能和經營管理人才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
據估算,1名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可帶動6名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我省計劃到2025年,打造一批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返鄉入鄉創業示范區(縣)、產業園區,全省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300萬人,帶動就業人數1800萬人左右。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