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鄭州的發展日新月異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吳國強攝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賈永標
鄭州在國際城市排名序列中再進一步。
近日,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編制的全球城市分級排名《世界城市名冊2020》正式出爐。中國有19個城市入圍,其中鄭州首次晉升全球二線大城市。
鄭州首次晉升全球二線大城市
此次《世界城市名冊2020》提及了19個中國城市,分別為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臺北、深圳、成都、天津、南京、杭州、重慶、武漢、長沙、廈門、鄭州、沈陽、西安、大連、濟南。
與2018年排名相比,香港繼續維持第三,12個城市排名上升,6個下降,鄭州、西安替換蘇州、青島進入該行列。值得注意的是,鄭州、西安、長沙、成都排名進步明顯,鄭州排名由2018年的第153名提升至2020年的116名。西安排名由2018年的第150名提升至2020年的125名。長沙排名由2018年的第122名提升至2020年的108名。成都排名由2018年的第71名提升至2020年的59名。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GaWC自2000年起開始,不定期發布《世界城市名冊》。根據該榜單,城市被分為Alpha,Beta,Gam-ma,Sufficiency(+/-)四個等級(即:全球一二三四線),以表明不同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
據悉,GaWC是一個由歐美學者組成的學術機構,被認為是世界城市體系研究領域最為重要和權威的組織之一。該機構創建于英國拉夫堡大學,致力于研究世界城市的對外關系。如今,該機構作為全球化中領先的城市智庫運營,以多元化為相關主題,并對城市間關系的關注與關于國際商務、可持續性等問題進行研究。
在《世界級城市名冊》的評價體系中,GDP并不是必要的評價指標,其主要考慮金融業和保險、廣告、法律等商業服務,通過考察其行業內公司在全球主要城市的辦公網絡和信息流動,來分析城市之間的互動和連通。
物流產業或助推鄭州入圍
為什么鄭州排名能夠迅速上升,躋身全球二線大城市?
“包括物流的影響、城市本身重要性的提升以及在‘一帶一路’下節點功能,均可能是鄭州快速增長的原因。”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指出,“近年來,不少物流企業自身均蛻變為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他們不僅推動城市成為物流城市,而且還吸引更多其他生產性服務業聚集。”
數據顯示,2019年鄭州GDP達11589.7億元,居河南第一位,相比2018年增長1446.4億元,名義增長速度為14.26%。鄭州以15.48億元的優勢超過長沙,位列第15位,位列中部六省省會第二名。
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副主任、比利時根特大學地理系本·德拉德教授表示:“我們的重點不在于城市本身的規模或者本身的經濟,而在于勾勒和理解其經濟是如何跟全球經濟聯系起來的。”
從這一維度來看,物流業對鄭州的加持則更為明顯。日前公布的《河南省2020年上半年物流運行情況通報》顯示,上半年在全球防疫物資和復工復產原料等貨源激增的大背景下,鄭州機場發揮航空貨物操作和全貨機保障能力優勢,推動全省機場貨郵吞吐量迅猛增長。透過物流數據看經濟走勢,無論從區位優勢、產業能級還是戰略支點看,河南都構筑起了“雙循環”樞紐地位的地利之基。
德拉德也同樣指出,從宏觀角度來看,鄭州獲批國家中心城市后,亦在持續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構建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新高地。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