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映象網訊(記者 尚海東 通訊員 武月 楊鵬)炎炎夏日,漫步在商丘市柘城縣伯崗鎮王寨村楸樹種植基地,一棵棵楸樹樹姿雄偉,樹干通直,枝葉繁茂,仿佛置身于綠色的海洋,夏日的悶熱煩躁也隨之一掃而去。
“楸樹是一種可用于營造用材林、防護林的綠化樹,還有藥用價值,具有較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今年56歲的王萬申是楸樹種植基地的負責人,他在王寨村流轉了260畝土地,用于楸樹等優良樹種的儲備和繁育工作。
“以前地里種的就是小麥,經濟效益不太好,現在土地流轉種楸樹,按目前的市場行情,一般4公分的楸樹一棵能賣到18元左右, 6公分的達到50元左右,一畝楸樹收入至少在10000元以上。”王萬申指了指地里的楸樹說,黃土地里種出的楸樹真正成了村民們的“搖錢樹”。
在伯崗鎮郭徐楊村楸樹種植基地,該村黨支部書記郭華東告訴記者,郭徐楊村積極與柘城縣興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發展楸樹種植產業,建成了楸樹種植基地。群眾可以把土地托管到基地入股,由基地統一種植、管理、銷售,股東分紅受益,基地保證每畝地每年分紅收益在1000元以上。
隨著楸樹的生長,楸樹種植基地里的活兒也越來越多,經常雇傭周邊的群眾來除草、打藥、施肥,最多時能雇70多人,這些人以婦女、老人為主,楸樹種植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增加收入。
郭徐楊村委會張莊村的貧困戶王蘭芝把自家的3畝地入股到基地,成為股東的王蘭芝每年可享受分紅收益3000多元,另外,她還在基地里就了業,每年的工資收入達到兩萬元左右,全家實現了脫貧。
“伯崗鎮是傳統農業大鎮,如何調整種植結構,鎮黨委政府是動足了腦筋。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伯崗鎮通過科學培育、種植、推廣,多年下來楸樹種植已經是伯崗鎮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伯崗鎮黨委書記許士偉表示,今后該鎮每個村都將打造一個200畝以上的楸樹種植產業基地,真正把楸樹產業這張名片在伯崗鎮擦亮,拓展農民增收致富路。
(映象網商丘新聞熱線:155 0380 1111,投稿郵箱:shangqiu@hnr.cn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