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5月25日拍攝的禹州市潁河濕地項目局部。 本報記者 牛書培 攝
5月25日,潁水之畔,蘆葦蕩漾,游人如織。
“豐富的水生植物,安全的棲息環境,吸引了天鵝、白鷺等稀有水禽。濕地不僅調節了生態平衡,還為群眾休閑健身提供了一個好去處。”正在禹州市潁河濕地游玩散步的市民劉小紅說。
為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水生態保護,禹州市圍繞第三污水處理廠尾水的凈化提質,配建了潁河濕地項目。據悉,該項目位于褚河鎮,東臨潁河第三橡膠壩、北臨許禹路,用地面積198.39畝,工程總投資約1.02億元,建設117個濕地單元網格,總占地198畝,2020年8月建成投用。目前,濕地日處理尾水5萬噸,每天向潁河補水4萬噸,使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實現了潁河綠水長流;同時,每天還向熱電廠供水1萬噸,實現了循環利用。
據禹州市住建局副主任科員靳帥介紹,該項目采用“復合垂直潛流濕地+表流濕地+生態滯留塘”組合工藝,使水質由1級A提升到地表4類標準,最終排入潁河。
在潁河濕地,記者看到,130余畝潛流濕地被分為117個濕地單元格,大部分單元格的有效面積為800平方米。各濕地單元結構由防滲膜、填料層、集配水系統和導膜管、濕地植物(主要為蘆葦、茭白等)構成。濕地共設計了兩個排放口,一個在潁河第三橡膠壩上游補充景觀用水,另一個在潁河第三橡膠壩下游保持生態流量。
“項目正常運行后,不僅可以為水禽提供豐富的食物來源和棲息繁殖所必需的安全條件,還可以在增加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復雜和穩定性,維持自然平衡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濕地還有較強的環保科普教育意義和生態科研意義。”靳帥說。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