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襄城縣人民法院庭審現場。 姚曉芹 攝
本報訊(記者 李小娟 通訊員 姚曉芹)4月13日,在襄城縣王洛鎮岳寨村,襄城縣人民法院巡回審判了2起家事糾紛案件。這2起案件的當事人為一家兄妹7人,老大與6個弟妹互為原被告。
73歲的岳某是家中長子,下有2個弟弟4個妹妹?;榍?,岳某被過繼給本族的伯父,并以此為由不對親生父母盡贍養義務。2021年3月,岳某的親生父親去世,由于其系退休教師,去世后單位補助喪葬費、撫恤金等共3萬余元。岳某將這筆費用擅自領取,且不愿分給6個弟妹。今年2月23日,岳某的6個弟妹將岳某起訴至襄城縣人民法院,要求平均分配父親的喪葬費、撫恤金。今年3月22日,岳某將6個弟妹訴至襄城縣人民法院,要求繼承父親的遺產1萬元。
立案后,這兩起案件分別由襄城縣人民法院王洛法庭庭長王麗霞、副庭長葛夢陽負責辦理,兩人多次與岳某兄妹打電話溝通,并到岳某兄妹所在村莊找村干部了解情況,村干部也多次組織岳某兄妹進行調解,但岳某兄妹始終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考慮到家事案件日益增多,原被告人數眾多,為減少當事人訴累,滿足鄉村群眾司法需求,引導村干部和群眾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王麗霞、葛夢陽商議后決定把法庭設在岳寨村村委會。
當日9時,在岳寨村村委會,襄城縣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準時開庭。岳某兄妹7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均到庭,村里的干部和群眾聞訊紛紛趕來旁聽。庭審中,原被告及委托代理人圍繞爭議焦點進行充分舉證、質證和法庭辯論。休庭后,王麗霞、葛夢陽再次組織岳某兄妹7人采取“背對背”“面對面”方式進行調解,從法、理、情多個角度引導當事人權衡利弊,釋法明理,并圍繞爭議焦點提出調解方案。
在法官的耐心調解下,岳某兄妹7人就共有糾紛一案達成和解,平分了父親的喪葬費、撫恤金。至于繼承糾紛一案,目前仍在調解中。
“巡回審判不僅拉近了法官與群眾的距離,提高了當事人對法官的信任感,而且讓更多老百姓直觀、全面、清晰地了解了庭審活動,并通過自己身邊的案例,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起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襄城縣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該法院將定期選取貼近民生的典型案件,特別是婚姻家事糾紛、相鄰權糾紛等案件,常態化開展巡回審判工作,走進鄉村地頭,就地調解、就地開庭。
責任編輯: 龔政明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