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圍繞城鄉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試驗區建設和“2236”區域發展計劃,以保障和推進全區重點項目交易為目標,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持續完善公共資源交易秩序,努力打造“流程標準化、交易電子化、服務一流化、監管嚴格化”的交易平臺。
一是堅持服務重點項目效能化。立足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職能,對涉及民生、應急等重點項目,建立健全“提前介入”、“綠色通道”、“延時服務”、“容缺受理”等工作機制,主動靠前服務,提醒把握關鍵節點,協辦項目交易的各項工作,確保重點項目的招投標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助力建安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二是堅持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在“不見面開標”全覆蓋的基礎上,所有建設工程項目全部采用遠程異地評標模式,創新推行評標場地“一標多室”、“一主多副”、“一主多地”異地評標機制,避免人為干預,杜絕暗箱操作,讓交易陽光透明。截止目前,今年共完成遠程異地評標項目28個。
三是堅持交互數據分析精細化。堅持“數字+公共資源交易”創新思路,從招標計劃、項目進場、發布交易公告、完成交易情況、保證金退還等五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形成周報、月報制度,及時上報區委、區政府,為推動建安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
四是堅持清廉機關建設責任化。堅持“三不腐”一體推進,厚植清廉機關建設氛圍。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于進一步規范招標投標主體行為的若干意見精神,按照區紀委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的通知》要求,完善監督機制,加強交易各環節的場內監督,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守好公共資源交易的“廉潔大門”。
截至目前,今年共完成全區公共資源進場交易項目113宗,其中,建設工程項目和政府采購項目進場交易109宗,中標金額122240.95萬元,節約資金3104.84萬元,節支率2.48%;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項目3宗面積706.55畝,成交金額40560萬元,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項目1宗面積15畝,成交金額274萬元,無增資。(韓玲霞)
責任編輯: 龔政明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