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我市多家制造企業加速復工復產,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干勁,搶進度、趕訂單,全力以赴奮戰新春“開門紅”,確保完成一季度經濟目標任務。
“我們的產品主要供應農副產品、食品、工業制造、電子產品等類型企業。由于產品都采用訂單式生產,所以我們正月初八就開工了。”2月13日,在許昌上展包裝有限公司車間,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該公司負責人沈會霞大聲對記者介紹。
沈會霞是建安區蔣李集鎮崗申村人,在外地從事包裝產品行業20多年。前幾年,在蔣李集鎮政府組織的一次春節鄉賢座談會上,沈會霞看好家鄉良好的營商環境,決定返鄉創業。隨后,蔣李集鎮政府積極在土地、用電、基礎設施建設、用工等方面給她提供幫助,解決其遇到的各種困難,使許昌上展包裝有限公司在2024年10月投入運營。該公司占地60畝,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主要生產薄蜂窩紙板,用于制作紙制品等包裝產品,年產值1億元左右。
“我們與供電部門協調,為企業安裝了變壓器,解決了企業用電問題。”崗申村黨支部書記申大華說,平時,村干部經常到企業了解建設、用工、生產經營等情況,讓沈會霞沒了后顧之憂。如今,該公司帶動當地村民100余人在家門口就業,每年還為村集體增加土地租賃收入9萬元。
“根據往年市場需求,我們對2025年的生產很有信心。”以生產汽車玻璃、鋼化玻璃為主的許昌永祥玻璃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永祥對記者說。在該公司生產車間,多名員工嫻熟操作各種設備,每道工序緊密相接、井然有序,一派繁忙景象。
目前,蔣李集鎮寇莊玻璃工業園區擁有玻璃加工企業18家,以及絕緣新材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這30多家企業年產值2.5億元左右,帶動寇莊村及附近村莊群眾千余人就業。
近年來,蔣李集鎮不斷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鼓勵鄉賢等人士返鄉創業,圍繞汽車玻璃制造、輕紡加工、機械鍛造加工、特色農業等產業,在人才引進、貸款等方面為企業紓困,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編輯:郭劍 張鵬 校對:張文正
責編:王輝 終審:劉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