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戲珠 簽約攝影師 徐國志 攝
扭秧歌 簽約攝影師 王金照 攝
市民夜游曹魏不夜城 本報記者 呂科 攝
踩高蹺 簽約攝影師 徐國志 攝
社火表演 簽約攝影師 馬寧 攝
曹魏不夜城 本報記者 呂科 攝
古人稱夜為“宵”,故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節、燈節。“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宵夜不僅是月圓之夜,也是民間娛樂集萃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彩,闔家團聚,其樂融融。
“有燈無月不娛人。”月亮一直是元宵節的關鍵詞之一。2月12日晚上,隨著一輪明月升起,曹魏古城的燈火次第亮起,這座三國故都仿佛跨越歷史的長河——青梅煮酒的典故在光影中流轉,春秋樓內的關勝君挑燈夜讀,穿襦裙的宮女提著蓮花燈走過城樓……
灞陵橋頭,社火隊伍擎著巨龍翻騰而過;街巷深處,銅器舞的鏗鏘自神垕古鎮傳來;杜寨書會,激越的鼓板聲穿過曠野;虎頭帽下,孩童的笑聲驚起一群喜鵲;揚臂一揮,融化后的鐵水墜入夜空,濺落成銀河傾瀉的奇觀,那是先民與今人共賞的星火。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自古以來,人們都會在正月十五的夜晚相聚,共賞一年中的第一輪圓月。在這闔家歡聚之時,吃一口元宵是溫馨的儀式,亦是厚重的寄托。
編輯:李翊颯 張鵬 校對:李炎
責編:王嬋 終審:劉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