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南考察調研,首站便深入信陽大別山革命老區,提出了“把革命老區建設得更好,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殷殷囑托。信陽是中部地區一道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堅持生態優勢、綠色發展意義尤為重大。兩會期間,記者連線采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信陽市市長尚朝陽,請他來說說信陽如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突出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打造“兩山理論”的信陽樣板。
尚朝陽從三個方面詮釋了信陽如何做好生態文章。一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扎實推進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市建設。2019年,信陽市空氣質量三項主要指標絕對值穩居全省第一,空氣質量改善幅度躍居全省第一方陣,有5個縣空氣質量進入全省前十名,新縣成為全省首批達到空氣質量國家二級標準的兩個縣區之一。二是堅定不移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以抓綠色發展引領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新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推進全方位綠色轉型,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換的通道,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新縣成功入選全國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三是加快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任務。成立推進《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落實領導小組,系統謀劃2019至2025年淮河生態經濟帶項目共11大類、2461個。推動成立淮河生態經濟研究院、淮河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爭取在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中拓展更大發展空間、爭取更多政策紅利。持續保持河砂治理高壓態勢,經省人大批準制定實施了《信陽市河道采砂管理條例》,依法建立起“打防并舉、疏堵結合、標本兼治”長效管理的新機制,構建“河長+警長、人防+技防、部門+屬地”全覆蓋管理體系,并按照“五統一”原則(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銷售、統一運輸),推動河道采砂國有化經營、規模化開采、標準化生產、網格化監管、聯合化執法,形成了以國有化經營為核心的河砂管理“信陽模式”。落實總書記“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要求,全面修復淮河上游兩岸生態,加強淮河廊道綠化建設和濕地保護,逐步形成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河道生態環境。
尚朝陽還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充分考慮信陽生態優勢及客觀困難,將信陽設為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示范市,組織專家組進行技術指導,加強項目資金支持,扶持生態環保產業發展,使信陽革命老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扎實、走綠色發展之路更加堅定。(通訊員 李海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勝昔)
責任編輯: 黃冠宇
附件: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