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選購香囊 本報記者 呂科 攝
商販售賣艾葉 簽約攝影師 馬寧 攝
傳統香囊仍受歡迎 簽約攝影師 余麗純 攝
粽子 本報記者 呂科 攝
市民選購變蛋 簽約攝影師 丁國民 攝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等,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006年,端午節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端午節被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端午節成為我國首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
“五月家家過端陽,咸蛋粽子與雄黃?!痹谖覈戏降貐^,端午節還保留著喝雄黃酒的傳統,而北方地區則流行吃粽子、掛艾草、佩戴香囊等習俗。
端午節,各式粽子閃亮登場,既有蜜棗粽、豆沙粽、肉粽等傳統粽子,也有海鮮粽、水果粽等新型粽子。在我市各個農貿市場,不少熟食攤位前擺出了自制粽子,攤主坐在攤位旁忙碌著,在他們的巧手下,白花花的糯米、綠油油的粽葉,加上各種餡兒料,被裹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清香撲鼻。
許昌人過端午節不僅吃粽子,外焦里嫩的糖糕、香噴噴的變蛋、水煮雞蛋和大蒜也是節日餐桌上的佳肴。除此之外,許昌的端午節還有掛艾草、系五色線、佩戴香囊的習俗。端午節前,市區文化路、萬豐路等路段經常能看到賣艾草、香囊、五色線的攤位。一捆捆新鮮的艾草,一個個寓意吉祥的香囊,一條條花色斑斕的五色線,營造出了濃郁的節日氛圍。
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現了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儀式感,也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廣為傳播的勃勃生機與魅力。
編輯:李炎 呂科 校對:李炎
責編:賈同嶺 終審:劉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