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數智化
名詞解釋: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融合體,即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引入智能化高新技術,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
數讀:去年全市新增“上云”企業811家,2家企業獲評省級數字領航企業,4家企業獲評省級制造業數字化服務商,4家企業獲評省級智能工廠,5家企業獲評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2家企業獲評省綠色制造服務供應商,2家企業入選工信部2024年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規范企業名單。
榮譽:化工材料產業鏈、綠色建筑材料產業鏈、綠色低碳電力產業鏈3個市級重點產業鏈入選省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培育名單;
超硬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新型電力(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觀摩活動中,獲得觀摩小組、優秀企業數量“雙第一”;
入選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市榜單。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紡織廠機聲嘈雜、棉絮紛飛。日前,在許昌裕豐紡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裕豐紡織),記者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擁有高端智能化紡織設備的生產車間,溫度適宜、環境良好,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全流程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一根根細白的紗線在生產線的智能化運轉中被紡成、卷繞、打包、裝運……作為我省第一家智能化紡織企業,裕豐紡織充分利用自動化、信息化實現紡紗生產過程產量、質量、能耗、人員等全方位自動監控,極大降低了勞動強度。
同樣,在遠東傳動,該公司已建成55條高端智能化機器人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20%;在許繼儀表,企業通過完善設計和優化生產工藝路線,產品質量合格率提升到99.99%,人均效率提升近4倍,整體效益提升30%以上……
發展數字經濟不是選答題,而是必答題、搶答題。2024年,我市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速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成功入選數字經濟百強市榜單。
對標省“五位一體”數字化轉型格局,我市深入實施數智賦能產業轉型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行動,統籌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加快構建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全面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著力打造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引擎”。
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24年,我市大力推動應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發展,引導企業將業務系統、設備產品等加快向“云端”遷移,借助“云端”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目前,全市共有上萬家企業實現“云端”起舞,總量居全省第四位。同時,我市推動5G獨立組網網絡規模化部署,加快5G網絡覆蓋,2024年全市新(改)建5G基站910座、基站累計8576座,實現智能制造領域5G網絡全覆蓋。
在搭建數據共享平臺方面,2024年,許昌市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二級節點開服儀式成功舉辦,我市充分利用許昌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城市的有利條件,推動骨干企業建設行業二級節點,構建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全市培育了森尼瑞、中華電氣網、德通振動、許繼儀表、智能云科、初心智能、萬杰智能等一批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其中許繼儀表入選國家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
面對數字經濟日益彰顯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無窮的創新活力,我市科學統籌推進,不斷探索數字轉型“新模式”,積極引導企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實施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加快推動體系重構、流程再造、動能轉化,壯大數字經濟產業新能級。2024年,化工材料產業鏈、綠色建筑材料產業鏈、綠色低碳電力產業鏈等3個市級重點產業鏈成功入選省綠色制造業產業鏈群培育名單,超硬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新型電力(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先進制造業集群。
數智賦能展“新”翼。在夯實數字經濟建設中,我市乘“數”而上、“智”領發展,加速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編輯:王輝 劉靖雯 校對:張文正
責編:賈同嶺 終審:劉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