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0 16:40:05 來源: 許昌日報 作者: 武芳 通訊員 徐子洋
我要分享:
摘要:
6月5日,襄城縣紫云鎮雪樓村的田野上,村民們正搶抓農時,開展夏種、夏管工作,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在村旁,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白色果蔬大棚靜靜矗立。掀開大棚的門簾,一股溫潤的氣息混合著濃郁的果香撲鼻而來。棚內,紅潤飽滿的紅拇指番茄掛滿枝頭,宛如串串玲瓏的小燈籠,散發出誘人的酸甜果香。
大棚的主人謝國倉正領著幾位村民采摘,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這7座占地8畝的種植大棚,是謝國倉用心經營了7年的“聚寶盆”,憑借獨特的“草莓+紅番茄”循環輪作模式和精細化管理,每年不僅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收益,而且能帶動鄉親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成為當地特色農業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在謝國倉的大棚里,時間被精準切割,土地利用率達到極致。“每年8月左右,我們就開始種植草莓苗。”謝國倉一邊仔細檢查番茄長勢一邊介紹,草莓一直采收售賣到第二年春節過后。清園后,他們立馬翻地、消毒,緊接著栽種紅拇指番茄苗。
這種無縫銜接的輪作模式,讓8畝土地全年無休,有效規避了土地閑置和連作障礙的風險。也正是得益于這種科學規劃,近幾日,謝國倉大棚內的紅拇指番茄迎來集中上市期。紅艷透亮的果實品相佳,酸甜爽口、汁水豐富,頗受青睞。
“現在主要途徑有快團團、微信群,平頂山、許昌地區的商販經常打電話聯系,直接開車上門收。”謝國倉笑著說,價格為每公斤8到10元,不愁銷路。
他粗略估計,紅拇指番茄的畝產量可達5000公斤。
而在此之前幾個月的草莓季,同樣是他的黃金收獲期。選用市場上口碑極佳的“紅顏”品種,精心培育出的草莓個大飽滿、色澤鮮亮,口感更是軟糯香甜。
每年草莓銷售接近尾聲時,謝國倉便開始新一輪的精心育苗工作:選取健壯的草莓匍匐莖,利用大棚的優良環境進行扦插育苗。“育苗期間最關鍵的是水分管理,我們采用的是滴灌,精準控制水量,既節水又能保證苗壯。”這些精心培育的優質苗最終被移栽到大棚中,成就了下一個草莓季的精品果子,其售價能攀升至每公斤40到60元,畝產穩定在3000公斤以上。
“這是個精細活兒,尤其在設施大棚里,一點兒馬虎不得。”這是謝國倉常掛在嘴邊的話。七年前,為了掌握大棚種植技術,他不遠千里前往草莓種植強省山東拜師學藝。
學成歸來,他并未止步。除了將學到的建棚、溫控、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實踐落地外,他還緊跟農業科技發展潮流。
“現在網絡信息發達,我平時一有時間就會在網上看技術講座、農技文章,學習新品種、新技術、新管理模式。”謝國倉說。
謝國倉的8個大棚,不僅是他的“創業基地”,而且是附近村民的“增收園”。“我們這里用工很穩定,一年到頭都需要人手,這些務工人員主要是本村或周邊村的富余勞動力,部分是不便遠行的婦女和中老年人。”謝國倉指著正在忙碌的幾位農婦介紹。
村民王嬸笑著告訴記者:“在村口就能找到活兒干,一天70元,離家近還能照顧家里,比在外面打零工強多了!”
謝國倉的“循環大棚”像一顆充滿生命力的種子,在紫云鎮的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這不僅是一條個人致富路,而且是一條探索現代高效農業、帶動周邊、富民興村的可復制、可持續的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
編輯:梁坦 責編:肖濤
責任編輯:
附件:
許昌日報客戶端(Android版)
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
許昌日報客戶端(iPhone版)
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
許昌日報社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轉載
地址:許昌市龍興路報業大廈 郵編:461000 豫ICP備:0501057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豫B2-20180241 業務電話:0374-4399669 值班電話:0374-4399669 郵箱:cn.21xc@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