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舊小區改造后,小區環境好,還新增了停車位和停車棚,住起來很舒心。”近日,在東城區天寶路街道李莊社區內,居民們圍在一起拉家常,幸福和諧的氛圍撲面而來。
李莊社區作為農村拆遷回遷安置社區,年限較久,常住居民2048戶,轄區總人口近10000人,早期存在基礎設施老化、物業管理水平落后、居民自治意識不強、矛盾糾紛突出等問題。近年來,該社區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志愿服務與社區治理有機融合,創立“黨建+物業”的服務模式,構建起“小區+樓棟+黨員+住戶”的網格化管理體系,對群眾實行組團式服務,滿足社區居民的多方位服務需求,激活小區治理新活力,使回遷小區治理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房屋漏水、家電故障、下水道堵塞……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很小,但是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社區在不斷摸索創新中,形成了黨支部牽頭引領、物業公司規范化運營、物業居民良性互動、社區資源共建共享的回遷社區治理新格局,有效地解決了社區、物業‘兩張皮’的問題。在面對基層群眾的急事、難事、麻煩事方面,社區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李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尚建偉如是說。
李莊社區還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積極打造“家門口”的黨群陣地,依托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打造黨群服務圈,黨員學習、居民議事、普法宣傳、矛盾調處、群眾休閑等黨群服務“開門可及”,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今年以來,李莊社區累計開展政策宣傳、創業培訓、教育宣傳、安全演練等主題活動18場,通過提供“一站式”“零距離”的貼心服務,努力實現小區的事情小區議,讓基層治理與民生服務“有機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居民電動車停車難、充電難等問題,李莊社區通過科學地調整綠化帶,對小區停車位進行提檔升級,進一步優化轄區群眾出行環境,共增設停車位433個、新能源汽車充電位52個、電動車充電位443個,促進居民幸福感顯著提升。
李莊社區將繼續織密為民服務網,讓回遷小區變身“品質小區”,為居民打造安全、宜居的生活環境,托起廣大居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編輯:毛志剛 杜鵬勃 校對:張良
責編:王輝 終審:黃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