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錚 通訊員 陳媛)6月19日,我市迎來強降雨天氣,許昌市數字化城市運行中心投入使用的智能井蓋監測系統,憑借精準監測與高效處置,成功上報并解決531件安全隱患案件,用實際行動彰顯科技防汛的硬核實力。
精密感知,數據實時回傳
當日,許昌市數字化城市運行中心大廳的屏幕上,井下水位數據實時回傳,24小時守護城區汛期安全。據了解,智能井蓋結合人工智能技術,能對井蓋的響動、缺失、沉陷進行及時判斷。
無論是井蓋輕微位移,還是井下水位驟然上漲,這些關鍵數據都會通過物聯網技術,以毫秒級速度傳輸至運行中心大屏,系統憑借全域覆蓋的感知能力,掌握城市地下管網的“一舉一動”。
智能預警,風險精準定位
“一旦監測到異常情況,智能井蓋管理系統就會立即啟動預警機制,警報聲與閃爍的光標同步出現,精準鎖定隱患位置。”許昌市數字化城市運行中心工作人員指著大屏幕告訴記者。
市數字化城市運行中心通過數字化地圖標注,將模糊的安全隱患具象為可追蹤、可處理的精準坐標,確保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險情動態。
高效調度,處置無縫銜接
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接收到預警信息后,迅速化身“城市應急中樞”,將案件派發至對應單位,搶修隊伍攜帶裝備奔赴現場,實現從發現問題、派發任務到處置反饋的全流程閉環管理。
智能井蓋不僅是防汛的中堅力量,更是城市智慧化管理的重要載體。未來,隨著技術持續創新,智慧城管將不斷拓展功能,從防汛減災延伸到日常管網維護、環境監測等領域,為市民筑牢安全屏障,繪就智慧生活新圖景。
編輯:李炎 李孟達 校對:趙欣
責編:肖濤 終審:劉俊民